应新材料在线的邀请,我公司5G滤波器银浆项目负责人肖新明在4月28日参加了“中国5G陶瓷介质滤波器线上论坛”,对5G银浆在应用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析,并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将肖新明在论坛中的演讲内容进行了整理,在这里与大家进行技术交流。
一:干燥工艺的效率低
现在滤波器金属化工艺中,干燥的条件一般是150~200摄氏度,6~10分钟,而且时间一般是偏上限。怎样提高干燥的效率,时间控制在5分钟甚至更短呢?
第1点:是从溶剂的角度来解决。大家常用的方法可能是使用低沸点的溶剂,比如沸点150摄氏度左右,但是这样会滋生出一个新的问题,在我们在操作过程中,银浆就过早干了的情况。建议是选择几种能共沸的溶剂组合,比如单一的溶剂的沸点在200摄氏度左右,但是当这些溶剂组合一起后,会在较低的温度时,提前达到他们的沸点,这样便利于银浆在滤波器上的干燥了。
第2点:通过热塑性与热固性的树脂组合,同样也能实现快速干燥的效果。
二:银层表面不平整
由于各个滤波器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不一样,喷银时银浆的雾化程度就会不一样,导致银浆在陶瓷块上的分布不是很均匀,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如果银浆的流平性不是很好,烧结出来后陶瓷块上的银层就会厚薄不均匀,表面的平整性很差。
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从单一方向去解决,应该至少是三个方向。
第1:控制产品的粘度,粘度太大会导致流平差,出现橘皮的现象,粘度太小了又会导致流挂,银浆在侧面壁上挂不住,所以我们银浆的粘度要适中,如果是使用博勒飞粘度计的51号或者52号转子测量的话,粘度控制在4Pa.S是比较合适的。
第2点:银浆产品的触变性要小,也就是说银浆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不同剪切条件下,粘度的变化率越小越好。对于银浆触变性的研究,国防科技大学的堵永国教授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大家可以搜索堵教授相关的文献进行学习。
第3点:银浆产品有较好的流平性,让银浆喷陶瓷块上能自行流平,所以在银浆的配方设计时,应该选择表面能较小的有机成分,当表面能小于36达因/厘米时是比较理想的。
以上是对银浆干燥效率以及烧结后的表面状态进行探讨,下周我们将分享银层颜色色差及银浆引起的滤波器插损大的解决方案,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20项发明专利
2项实用新型专利